close

這純粹只是個人抱怨,無關原作品好壞優劣。

當時潘育龍赴寧夏防剿準噶爾噶葛丹,上奏摺給康熙,結果莊老師為了舉例把好多摺都寫出來,嗚嗚怎麼可以這樣:康熙五十年七月二十五日「奏陳欣聞聖安並謝恩賞關東糟鹿尾野雞魚塊細鱗鹿肉乾摺」、五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「奏謝恩賞人參荷包眼鏡火鎌蜜煎山楂洋製蘋果櫻桃鮮桃遮魯魚摺」。摺繁不及備載,總之看完那一段,「鹿肉」這兩個關鍵字不斷出現。

其次,日耳曼旅行家Albrecht Herport在1660年訪台時,留下這樣的紀錄:「這些鹿都非常可口美味又肥又多肉。」他不明白台灣島上哪來的食物養活這麼多的鹿,重點是,還養得這麼肥!

第三,閩浙總督覺羅滿保時常挑選台灣方物進貢,以討皇上的歡心,嘗選臺狗四隻,結果康熙說:「不及京裡好狗。」康熙也不大喜歡芒果,我猜是因為不能宅配的關係,他對於芒果乾並不滿意,說可以不用再送,但是那明明就是保鮮方式的問題,台灣的水果絕對是很好吃的!
乾隆年間,賞賜給原住民頭目的清單中,竟包括「哈密瓜乾」!是哈密瓜耶!真是好口服啊……。乾隆五十五年,台灣內山原住民上貢,除了常見的鹿類製品之外,還有「豹皮四十張」,那時候頭目應該還可以穿豹皮大衣,總覺得好羨慕喔。
鹿肉、哈密瓜、以及豹皮,構成了我最近的怨念,不過,就算是消費券發下來,這些也不是伸手就可以得到的啊(廢話XD)。

參考資料:
莊吉發,〈清初奏摺制度起源考〉,《食貨月刊》,頁13-22(因為我覺得沒人想看所以就不查詳細的資料啦,有意願者請直接與我洽詢不好意思)
莊吉發,〈清代台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〉,《清史論集(八)》,台北:文史哲出版社,2000年,頁131-182
Tonio Andrade,查忻譯,〈政治奇觀與殖民統治──荷蘭地方集會(1629-1648)〉,《暨南史學四、五期》2003年5月,頁233-286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lstorianv 的頭像
    blstorianv

    Smiling in Slow Motion

    blstoria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